第31章

    寒心

    三朝回门,太子亲自陪着郭锦秋回昌国公府,此举让许多暗自观望的人,都感到有些意外。

    在许多人看来,素有贤名的皇后娘娘会公开表态维护太子妃,还不那么让人感到意外。

    可是太子小小年纪,就被要求娶一个比他年长三岁,而且还父母双亡、名声不佳的女子为太子妃,肯定难免会有情绪。

    却没料到太子竟然如此给太子妃面子,亲自陪太子妃回门不说,看上去毫不勉强,回门礼也准备得十分丰厚,待昌国公众人客气有礼,没半点架子。

    这俨然是太子对太子妃十分满意,才会有的反应,让人看着十分不解。

    昌国公府的人对此当然是相当惊喜,不管怎样,他们郭家能出一位太子妃,可在极大程度上挽回郭家因老昌国公和郭长平双双战亡,所带来的消极影响。

    原本新任昌国公等人都有些担心,担心这桩亲事是由皇上定下的,会中宫与太子对太子妃的人选不满,毕竟皇后之前还在宫中举办声势浩大的赏花会,为太子选妃。

    这也让郭家上下再次确定,他们郭家当年所做选择没错,皇上、皇后、太子都是重情重义的厚道人,值得他们郭家效忠。

    即便在皇上选二房六姑娘为太子妃的旨意下达后,就有幕僚为新任昌国公分析过年皇上此举的用意。

    但是在现任昌国公看来,皇上在郭家当前的情况下,没有落井下石,还充分展现出他对郭家的重视,也不吝对外宣扬郭家的功绩,更不曾在背后对郭家军做什么手脚,就已经很好了。

    毕竟他们郭家在前朝时,可谓是受够了一边被疑功高盖主,一边还需防备来自背后的黑手,他们郭家人真正死在异族手上的,还没有死在被他们所效忠的朝廷手上的多。

    “……这园中的景致,肯定远远比不上宫中御花园,不过在下平日里打理得还算精心,看着倒也别有一番……”

    “……我就看不惯你这幅好像受了委屈的样子,祖父战亡的遗泽,都被你姐、你们二房占了去,你一个克尽六亲的天煞孤……”

    正在为太子介绍昌国公府后花园的景致,就听到一旁的假山后,传出这道透着毫不掩饰的恶意的声音。

    昌国公脸色骤变的同时,太子本挂着温和笑容的脸,也随之冷了下去,听出对方骂的人是谁,他迅速往假山后走去,周围众人自是随即跟了上去。

    绕到假山后的另一侧,映入众人眼帘的是三个八九岁的孩子,将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摁倒在地的一幕。

    看到突然出现的昌国公等人,那三个年龄大一点的孩子,迅速松开被他们压在身下的小孩,神色慌张的站在一旁。

    太子冷着脸上前,伸手抱起有些狼狈的小孩,语气温和得问道。

    “你是小昭吧?”

    见小孩目光平静的看着他,轻轻点了下头,丝毫没有被欺负的孩子会有的反应,显然是因对此已习以为常,太子觉得嗓子有些发酸。

    “我听你姐提起过你,我是你姐夫。”

    昌国公满脸羞愧和尴尬的开口请罪,“都怪在下疏于管教内宅,方才出现此等恶劣行径,还请殿下恕罪。”

    昌国公平日里基本不怎么过问后宅之事,是真没想到府中竟然还存在这种乱象,如今还被太子看个正着。

    最重要的是,被堂兄弟欺凌的孩子,正是二房仅剩的一个男丁。

    太子已彻底明白他母后当初跟他说得那些,在遭遇至亲接连离世的惨痛打击后,不仅太子妃一个女子饱受非议,连她这个年幼的弟弟,也需遭受这等苛待,连本该想到关照的堂兄弟,都将其视作天煞孤星。

    可他此刻再怎么生气和愤怒,也不能在这种时间和场合表现出来。

    “昌国公言重了,不过是小孩子不懂事,难免会跟着外人人云亦云罢了,孤本来还有一事没来得及说,来时母后曾嘱咐过,说小昭年幼,留他在贵府,太子妃难免会日夜挂念,便让我们夫妻将他带回宫中,好与他姐姐作伴。”

    郭锦照闻言,顿时双眼晶亮,总算透出些他这个年龄的孩子,本该有的活泼,又有些不敢相信,小心求证道。

    “姐夫,我真的还可以和姐姐在一起吗?”

    太子语气肯定的回道,“当然可以。”

    昌国公张张嘴欲言又止,最终却只能作罢,二房就剩下姐弟两人,他虽有心亲自抚养二房的这个侄子,可是让太子亲眼看到这个孩子被堂兄弟欺凌的场景后,想必太子和太子妃都不会再相信他。

    昌国公府的四老爷却没这个认知,赶紧出声婉拒。

    “多谢皇后娘娘和太子的美意,只是小昭毕竟姓郭,虽然没了父母,却有我们这些叔伯至亲尚在,定能将他好好抚养长大,以慰他父母的在天之灵,岂有让他姐姐一家帮忙养育的道理?”

    说到底,还是面子问题,可他既然知道要面子,早干嘛去了?

    本就强忍着怒意的太子闻言,脸色瞬间沉了下去。

    “孤这个姐夫一家,与寻常人家一样吗?朝堂上的诸位大人时常以天下百姓,皆为父皇、母后的子民为由,让他们从私库拿钱解子民之忧,既然孤的父皇母后能负担那么多的子民,为何不能加孤的妻弟一个?”

    此话一出,在场众人顿时无言以对,昌国公本人甚至还松了口气,还好太子给府上留面子,没有提及刚在众人眼皮子底下发生的欺凌事件。

    “殿下说得对,锦昭能入宫,是我郭氏上下的荣幸,多谢殿下的厚爱!”

    等到正在应酬昌国公府女眷的郭锦秋得知的消息时,将郭锦昭带入宫中抚养一事,已成定局。

    昌国公夫人难掩羞愧的向侄女赔罪,“都怪我管家不严,又大意,才没及时发现府上竟然出这等乌七八糟的事,让小昭受了委屈,娘娘请放心,我一定会严查此事,重惩那些没有情义的东西。”

    郭锦秋神色淡然的回道,“大伯母言重了,府上人多事杂,大伯母太过忙碌,偶有疏忽,乃是在所难免,不过常言道,树大分枝,祖父已去,家中这几房,何不早些分清楚了。”

    不仅昌国公夫人难掩惊愕,在场的其他郭氏女眷也都深感震惊。

    她们怎么也没想到,过去一直端庄有礼、性格温柔和顺的六姑娘,在成为太子妃后,骤然变得这般强势。

    得知她弟弟被堂兄弟欺凌了,直接提议让昌国公府分家,更关键的是,她现在的身份是太子妃,说话的份量今非昔比,连昌国公都要慎重考虑。

    郭四夫人强笑着回道,“娘娘说笑了,府上老夫人还在,哪有提分家的道理?”

    昌国公府的大房和二房,是老昌国公的原配一系,四房和七房,出自继室,也就是现在的老夫人,其他几房都是庶出。

    郭家选择归附,接受大安的封赏后,现任昌国公便带着老夫人进京,住进皇上赏赐的国公府中,很有些上京为质的意思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一同进京的还有四房、六房、七房,剩下的二房、三房、五房,都留在了边关。

    进京的几房,除了将几个年龄较大的儿子留在边关的长房,其余都是些选择安享富贵,没有什么能力的平庸之辈。

    进京住了近两年,郭锦秋当然了解府中情况,知道四房与七房的人,仗着有老夫人撑腰,在府中嚣张跋扈得很。

    在她成为太子妃之前,她也曾面对来自那两房人的冷言冷语,接到选她做太子妃的圣旨后,又听了许多酸言酸语。

    他们这么对她,郭锦秋还能忍,但是他们欺凌她的弟弟,让她实在忍不了。

    “四婶,老夫人是个什么身份来历,大家心里都有数,何必现在还要扯她做幌子?我们长房、二房愿意认她,她才能是老夫人,要不然,她只不过是个贵妾而已,认不清自己的身份,放纵你们四房、七房一错再错,坏了郭氏家风,有什么资格继续在府上当老夫人?”

    这番毫不掩饰其嘲讽和咄咄逼人的质问一出,顿令场上变得鸦雀无声,气氛凝重到极至,众人都不知该如何回话。

    老夫人本是老昌国公的妾室之一,只因她是原配的表妹,又有着在艰难时期,悉心照顾身受重伤的老昌国公的情分在,才在原配去世后,默认扶她做继室。

    只是按照历朝律法,扶妾为正乃是违之举,虽说是民不举官不究,但是讲究的人家都知道这是不合规的举动。

    何况老昌国公没给老夫人请封诰命,现任昌国公不是对方的亲儿子,更不会为其请封诰命,她*自己的两个儿子,这辈子都没为她请封诰命的能耐,她的身份也就一直处于不尴不尬的状态。

    何锦秋与这位名义上的祖母之间,素来只有面子情,慑于二房郭长平在郭家军中的实际继承人地位,对方也不敢对二房怎样。

    直到她与弟弟在短时间内,接连遭受失去父母双亲的打击,那些人认为他们二房彻底没了前程,才在他们姐弟面前毫不掩饰的露出自己的恶意。

    郭锦秋正是在这种情况下,切身体会到了何为世态炎凉、人情薄如纸,对昌国公府的这些所谓的血缘亲人,有了最为深刻的了解,也彻底寒心。

    直到皇上、皇后、太子相继出面,将她们姐弟从无望的深渊拉出来,公开给他们撑腰,郭锦秋才发现,有些时候,因利益而结缘,可能比以血缘为纽带的亲缘更可靠、更值得珍重。

    所以她在听说太子已经提出,要将她弟弟接入东宫和她作伴后,这个住了近两年的昌国公府,在她心中已变得毫无份量。

    而那些人,在她父亲还活着的时候,沾二房光、占二房的无数便宜,还嫌不够,如今竟因没能分享到她父亲战亡的遗泽,就欺凌她弟弟,她当然不会轻轻放过。

    说什么她祖父的遗泽,谁都知道,她祖父所留下的最大遗泽,就是世袭罔替的昌国公之位,与旁人何干,能被那些人所觊觎的,只有她父亲的遗泽而已。

    这趟回门之行,在双方的共同维持下,终以还算各谐的状态体面收尾。

    离开昌国公府后,太子才后知后觉的发现,自己在昌国公府上假传母后的懿旨,义正言辞的提出要将小舅子接进宫,可事实上,他父皇和后母后根本不知道这件事。

    他只好赶紧补救,派人先一步回宫,分别向皇上和皇后说明情况。

    柳明月收到消息时,着实感到有些意外,她没想到,在郭锦秋已经成为太子的情况下,她弟弟竟然在昌国公府内,遭受堂兄弟的欺凌。

    重点是,那些人应该知道这天是太子妃的回门日,都敢如此行事,以至于被太子亲自抓个正着,可见他们平时只会做得更过分。

    对于接太子妃的弟弟进宫抚养一事,柳明月当然没什么意见。

    虽说养孩子需要承担责任,麻烦了些,但是宫里有的是人使唤,又有孩子的亲姐姐在,实际上轮不到她亲自操多少心。

    皇上也持相似想法,甚至可以说是比谁都欢迎郭锦昭的到来,因为这对他的筹谋而言,可谓是‘买一送一’,他又能借机刷一波声望,拉拢更多人心了,尤其是郭家军的军心。

    所以当各怀心思的两人在见到郭锦昭时,都表现得十分慈爱,分别赏出许多东西,让心中充满忐忑和紧张的郭锦昭安心不少。

    小小年纪就经历的巨大家庭变故,让郭锦昭得以快速成长,他很担心自己进,会给姐姐带来麻烦,惹得宫中贵人不喜,可他实在很想与姐姐在一起,再加上太子姐夫对他很好,他才不舍拒绝。

    不管是皇上的政治考量,还是柳明月出于但行好事、莫问前程的做事习惯,当下想的都是要好好养大这个可怜的孩子,而他们都没有想到的是,这世上还有个说法,无心插柳柳成荫。

    【作者有话说】

    非常感谢大家订阅、收藏、评论及营养液支持。

    感谢在2024-08-08 23:12:18~2024-08-09 19:42:1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~

    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:蓉陌陌33瓶;星星star、幻世、做成一条咸鱼10瓶;汐染5瓶;

    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    32

    第32章

    愿望

    继冯氏姐妹之后,坤元宫的日常人口中,又多了郭氏姐弟。

    太子妃即便成了出嫁女,也需为父母守孝,只是守孝期从三年变成了一年而已。

    太子年龄还不大,即便已大婚,东宫也没什么变化,东宫事务仍由那些东宫属官负责。

    柳明月一直觉得,人太闲就容易出事,不是折腾别人,就是内耗自己,所以她就在试探过郭锦秋的态度后,将她叫到坤元宫干活。

    反正在坤元宫中,永远不缺活干,柳明月从来都不是一个喜欢揽权的,也没什么控制欲。

    所以她毫不介意分权给郭锦秋,太子妃的身份在宫中,还是很有分量的,便直接让其去与邱月对接部分宫务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需要柳明月直接负责的事务,就更少了,她也因此有了更多空闲时间和精力做自己更想做的事。

    那些当然是宫外的那一大摊子,她之前派人以很低的价格,收购了一大批因市场太过萎靡,早已倒闭,或是处在赔本倒闭边缘的作坊。

    这些作坊生产的产品,可以说是五花八门,集庆城的那个造船厂,就是其中之一,不过相较而言,那个船厂是收购价格最高的。

    即便因海上商路被封禁,没了造大船的大客户,仅靠造些只能在近海捕鱼的小渔船,那船厂一直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。

    柳明月最重视的也是这个船厂,不仅为其招募和调集了一大批掌握造船技术的人才,还亲自提供战船构想图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柳明月很重视的还有一家制作胭脂水粉的作坊,生产出来的产品走奢侈品路线,主要针对有钱人,价格十分高昂。

    年后开始往南方一些富庶城市铺货的同时,也给她在京城中的一家铺子供货,生意十分好,在赏花会前夕,也就是太子选妃的消息传出后,店内生意更是异常火爆。

    看到上个月的帐本后,柳明月很有种想将赏花会多办几次的冲动,不过想到举办赏花会的花费,她还是默默打消了这个念头。

    更何况没了‘太子选妃’这个噱头,人家也不愿为赏花会买帐,只能寄希望于那些高门贵妇和贵女们,在体验到那些新式胭脂水粉的好用后,都能成为回头客。

    若没有这个堪称是暴利的作坊赚的钱,她还真不敢那么大张旗鼓的招人,最后还招了那么多。

    至于与民争利的问题,在柳明月看来,这完全是劫富济贫,与平民百姓有什么关系?

    至其他作坊相继投产后,所获得的收入,就有些不够看了,不过加起来,倒也是笔不小的收入。

    不过柳明月收购或是开办那些作坊的主要目标,本就是为了给出海大船供货,所以她也没有因此而感到失望。

    除了最方便为来去找理由的那些脂粉方子外,柳明月虽然还握有很多方子,但都不适合公然拿出来。

    所以她只能许以重利,鼓励那些作坊中的工人们,用心钻研工艺流程,只要能对现有的技术加以改进,或是创新,都能得到重赏。

    目前这一激励措施已略见成效,但是距离柳明月想要的目标,还有些远。

    不过柳明月也知道,这种事急不得,还需要时间。

    这些产业的情况,柳明月没有特意瞒着,所以不仅冯氏姐妹知道,郭锦秋也知道。

    她们还知道,坤元宫的进帐虽然不少,但是花销更大,看着好像富贵至极,皇后娘娘出手之大方,似乎也在表明坤元宫不差钱。

    可是直接接触坤元宫的进出帐本后,就知道这里完全是赚一点花一点,赚的再多,都有更多需要银子的地方等着。

    被家里养得只知阳春白雪,不知柴米油盐贵的三位贵女,一位小公子,都在不知不觉中,深刻认识到了银子的重要性。

    之所以将郭锦昭也算上,当然是因为他每天的大半时间,都会随他姐姐呆在坤元宫中。

    冯氏姐妹说是被接入宫中抚养,实则当了女官,每天都有忙不完的活,同时也在不断的进步和成长。

    郭锦昭被接入宫中抚养,则是每天和太子、五皇子一起,去尚文馆学习,下学后,就会随太子一起回坤元宫,剩余时间都是在坤元宫中度过。

    柳明月很喜欢这个经历过家族变故,又遭受过被欺凌的打击,没有变得胆怯内向,而是变得更为坚韧、内敛的小男孩。

    所以她经常亲自将他带在身边,闲暇时,就会逗上几句,看着勉强能当小学生的孩子,一本正经的说着大人话,非常可爱,也很有趣。

    “这么说,昭昭的愿望,是想在将来子承父业,也当个大将军啊?”

    郭锦昭知道皇后娘娘是因为喜欢他,才总爱逗他,这让他感到有些无奈,但也只能配合。

    “是的,我想当大将军,可是那些先生总是让我认字读书,不愿教我该怎样当大将军。”

    柳明月笑着回道,“不管你将来要做什么,多读些书,总不会错的,何况想当大将军的前提,需要学习和掌握排兵布阵和兵法,还需一身好武艺,你还小,现在能做的只有打基础,也就是好好认字读书和锻炼身体。”

    说起读书,郭锦昭就忍不住苦着小脸,但他知道,皇后娘娘肯定不会骗他。

    “娘娘,我该怎么锻炼身体呢?”

    柳明月拿出一张纸道,“你若能下定决心,不怕吃苦不怕累,每天都能坚持,我便给你列一张作息表,你需按照表中所列内容,逐条完成那些限时任务。”

    还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什么的小孩,满眼好奇与期待的看着她。

    “谢谢娘娘,我一定能做到,不怕吃苦、不怕累,每天都坚持。”

    等到郭锦秋知道这件事情时,郭锦昭已经兴匆匆的开始按照作息表中的内容,开始锻炼了起来。

    毕竟只是一个七岁小孩,柳明月当然不会对他要求太高。

    所列锻炼项目,都是能在不会影响他的身体成长的前提下,可以起到锻炼他的四肢力量、反应速度的目的,如跑步、游泳、跳绳、深蹲、蹴鞠等。

    而郭锦昭在接下来所表现出来的超乎其年龄的自律能力,让柳明月深感意外之余,也很惊喜,更加喜欢这个小孩。

    到他生日那天,柳明月特意送了他一份大礼,用沙子制作的实景舆图,当然,舆图所涉面积不算大。

    刚看到舆图沙盘时,郭锦昭还不知道那是什么,直到听了皇后的介绍,他瞬间有了如获至宝的惊喜。

    “娘娘,您是说,以后,我们就可以在这个沙盘上玩打仗游戏了?”

    柳明月迅速回道,“不、不、不,不是我们,是你们,你可以和你姐姐、姐夫他们玩,或者请陛下和你一起玩,我可不会这个。”

    郭锦昭却难得任性的非要拉着皇后当场玩一场,柳明月也只好舍命陪君子,与他你来我往的在沙盘上‘战斗’起来,连太子在内的围观众人,都看得十分开心。

    在场众人,估计只有柳明月是不开心的,因为她压根就不会玩这个。

    郭锦秋看着早起时,还难掩伤心失落的弟弟,在收到皇后专门给他准备的生日礼物后,立刻变得精神抖擞,此刻更是再无半点烦恼与忧愁的欢喜模样,可以说是感激不尽。

    嫁给太子后的生活,远比她所能想像的更好,周围人的敬重,每天都有事情做,都能从中获取经验或教训,以及增长见闻、开阔眼界的充实,让她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。

    弟弟进宫后,变得愈发开朗,会像父母俱在时那般,向她撒娇提要求,宫中所有人都很守规矩,从来不会用异样眼神对他们指点点。

    弟弟天真的童言稚语,皇后也会给予尊重,还亲自帮他制定锻炼身体的计划,现在更是投其所好,送上让弟弟无比欣喜的礼物,不至于在伤心失落中,度过失去父母的第一个生日。

    哪怕是她这个自认最爱弟弟的亲姐姐,也没能为他做到这一步,让郭锦秋在感激之余,还感到有些羞愧。

    皇上带着何忠走到近前时,看到的就是众人都围聚在此,皇后和郭锦昭分别站在一个长方形桌子的两端,在一些沙堆上摆弄着什么。

    两人身边围着的人,不时提出一些建议,一幅恨不得亲自上手的架势,个个都十分投入。

    静静旁观了一会儿,皇上才看出门道,随之露出既震惊,又有些无语的表情。

    震惊的是,这个用沙子模拟山河地貌的东西,很新奇,也很实用,无语的是,皇后排兵布阵的水平实在太次,连个七八岁小孩都不如,在她旁边帮着出谋划策的,也都是一群菜鸟,还不自知。

    【作者有话说】

    感谢在2024-08-09 19:42:12~2024-08-10 00:06:3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~

    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:47 14瓶;天晴无雨、流心1瓶;

    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    33

    第33章

    反馈

    徐庆业能坐上皇位,绝对是真正打出来的,在领兵作战方面,绝对是专业的。

    在他看来,沙盘两端的人,完全是在跟小孩过家家般的你来我往,其中一端是真小孩也就罢,然而另一端的可是向来端庄守礼的皇后。

    在这么多人的围观下,成为七岁小孩的手下败将,皇上实在想像不出素来重名声的皇后,将会有个什么反应。

    所以他在稍作犹豫后,终于还是选择不顾以大欺小之嫌,也无视周围众人惊恐反应,站到了已呈颓势,即将‘战败’的皇后身边。

    郭锦昭已在宫中住了数月,见皇上的次数的不少,毕竟还是个小孩,见皇上对他很关照,也就渐渐没了最初的畏惧,而是多些亲近。

    所以他在见到皇上时,不仅不紧张,反而还更加的斗志昂扬,对接下来的‘战斗’更加投入。

    受家传的影响,郭锦昭虽然年幼,但他是真的知道排兵布阵,即便只是一点微不足道皮毛,也比连皮毛都不懂的柳明月强点。

    更重要的是,郭锦昭还有很强的战斗意识,这种天赋十分难得。

    不过他毕竟只是一个真小孩,在对上战斗经验丰富的皇上后,就不够看了,哪怕皇上有意考量一下他到底能做到哪一步,一直在放大水,最终还是败下阵来。

    但是败了的郭锦昭不仅没有感到失望,反倒像是被激起了更强的斗志般,无比敬佩和崇拜的看着皇上。

    “皇伯父真是太厉害了,我一定会好好学习,将来也要当个像皇伯父这么厉害的大将军。”

    站在不远处的郭锦秋听闻此话,顿时吓得脸色苍白,生怕皇上听了弟弟这番不自量力的话会生气。

    却料到皇上不仅没有计较郭锦昭的失敬,还满脸欣慰的拍拍他的小脑袋。

    “你小子不错,在排兵布阵方面,还算有点儿天分,就是你想和皇伯父比,差得还有点远,不过你还小,若愿意好好学,皇伯父可以派人教你。”

    郭锦昭大喜过望之余,立刻熟练的谢恩,郭锦秋见状,这才放下心来。

    柳明月亲自为皇上端来一杯茶奉上,“幸亏皇上来得及时,要不然,臣妾今日可就要丢脸了,原以为臣妾再怎么着,也比这小家伙多活了几十年,怎么着也不至入败掉,结果却失算了。”

    皇后的这番很有自知之明的剖析,让皇上感到好笑之余,也觉心情舒畅,他的选择没错,至少没让皇后将面子丢得太彻底。

    “这小子的爹,可是我们大安战神,他是既有天赋,又从小受到家学的耳濡目染,可不是一般孩子能比的,皇后从未接触过这些,即便败给他,也不算冤。”

    坐到一旁的同时,皇上随口问道。

    “这东西是哪来的?很有意思啊。”

    柳明月坦然回道,“这是臣妾提前命将作监的人弄的,送给昭昭的生日礼物,他说他将来想当大将军,臣妾就给他安排了很多体力运动,结果他还真坚持下来了,小小年纪就能这么自律,臣妾当然要好好奖励一下他。”

    皇上点头道,“朕回头让将作监的人,再制作一些,这比看舆图方便得多。”

    柳明月弄这个,是用来当玩具哄小孩开心,皇上要制作这个,肯定是为正事。

    “是要方便些,但也更占地方些,不如舆图方便携带,臣妾让他们做的这块,是根据京外一座镇子的地形制作的。”

    接下来的时间里,皇上不仅令将作监将大安的许多区域,尤其是边关一带,结合舆图给制作成沙盘,还给郭锦昭又制作了好几块沙盘。

    新制作的沙盘,每块沙盘展现出的都是一种典型山河地貌特征,极具代表意义的那种。

    郭锦昭对此十分欣喜,除了每天都要完成的那些学习和运动任务,但有空闲时间,基本都被他给耗在那些沙盘上。

    坤元宫上下,连他姐姐、姐夫在内,都会被他随机拉去搞战斗演练。

    为了不至于在一个七岁小孩手上败得太快,太丢脸,坤元宫上下都刮起一股在私下里钻研兵法的风。

    皇上每次来坤元宫时,只要有时间,就会陪郭锦昭玩几局,且不吝亲自指教一番,这让郭锦昭成长得更快。

    而这,也正是柳明月在送郭锦昭沙盘时,会提出让他请皇上亲自陪他玩的建议的原因。

    许多人都有好为人师的一面,事实证明,皇上也不例外。

    他自己的那些儿子,连太子在内,没一个具有领兵天分的,也没一个愿意往这方面发展的,这也就使得皇上的那身让他发家的本事,失去了继承人。

    可他是皇上,他的儿子们都成了天潢贵胄,没必要再像他当年那样,需为生命前程在战场上拼杀,所以他即便为此感到遗憾,也不便让人知道。

    如今有了郭锦昭,他可算是有了教弟子的机会,当然不吝传授自己的一身本事和经验。

    毕竟在他看来,郭锦昭幼年失怙,又被族人欺凌,小小年纪就被养在宫里,说是他与皇后的养子也不为过,他姐姐又是太子妃,有着这份关系与从小培养出的感情,完全可以算作是自家人,忠心方面毋容置疑。

    因为就算将来他本人不想忠,世人也不同意,那会给他留下千古骂名。

    随着皇上不仅安排御林卫统领教郭锦昭武艺,还亲自传授郭锦昭领兵经验,陪郭锦昭进行模拟作战演练的消息传到宫外,许多在暗地里揣测皇上、皇后抚养郭锦昭的用心的人,都彻底闭了嘴。

    若是郭锦昭现在所享有的一切待遇,源自皇上、皇后对他的算计和利用,他们很想去毛遂自荐,可以换他们来,他们绝对能够心甘情愿的接受这种算计和利用。

    郭家军的人,尤其是那些与郭长平私交甚好同袍,在收到这些消息后,也对郭锦昭姐弟的处境彻底放下心来。

    与此相对应的,当然是对皇上更为认可,相信他确实是一位值得效忠的皇上,不是他们一直暗自担心的那种虚情假意,只会做面子功夫的那种人。

    其他负责镇守边关的将领们,也难免有所触动,毕竟他们在战场上拼杀,最放心不下的当然是家中的妻儿老小。

    能封妻荫子,是他们的奋斗目标,可是谁都知道,战场上的刀枪无眼,说不定他们哪天就也会像郭长平那样战亡。

    而皇上对待郭长平的一双遗孤的态度,让他们真心相信皇上确实值得托付自己的身家性命,不是那种刻薄寡恩之辈。

    收到暗部传回的相关信息,皇上才发现,他处心积虑的打着算盘,让太子娶当时声名狼藉的郭锦秋为太子妃,又充其将弟弟带入宫中抚养,所得到的反馈,还不及他受皇后的影响而做的无心之举好。

    不过不管怎样,他的目标总算是达到了,连前朝那些动辄就合起伙来与他对着干的大臣们,现在都变得温顺了不少。

    这当然是因他们不仅能察觉到民间百姓对他更加认可,也已发现那些手握兵权的将领们,也都对他更为支持。

    大安开国立朝仅四年,那些有兵权在手的将领,不仅让皇上忌惮,那些文臣同样忌惮。

    而那些将领们的态度,能直接决定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炎黄大地,是否会再起战乱,也关系到徐庆业的皇位能否坐稳。

    这正是徐庆业一边不惜代价的想要拉拢军心,一边想方设法的在各个军中势力内,扩充自己的直接影响与势力的原因。

    承天四年的年底,集庆府传来一份捷报,由于不是朝廷正规编制,捷报被从隐秘渠道直接送入坤元宫,已经开始进行海上作战训练的海上作战队,在近海训练时,成功拦截到一队海盗船。

    海上作战队随即便根据审讯出的情报,直捣那批海盗的老巢,在那座海岛上,他们又顺手剿了另一批海盗的老巢。

    所剿获的物资,已按照皇后制定的规则,留下三成作为海上作战队的奖金和生活费,另外七成都被以作坊出产的名义,悄悄送入宫中。

    除了本就有的金银和一些珍宝,其他物资也被折成金银,所以柳明月收到的是装得整整齐齐的十来箱金银珠宝。

    皇上被请过来分‘赃’时,还有些不敢相信,看着那一箱箱被打开盖子的金银珠宝,忍不住感慨。

    “这才不到一年啊,就已经回本了不说,还开始赚了?”

    截止到目前,培养那上千人,可还没花到这么多钱,哪怕在集庆沿海区域,又招了一大批人,加起来也没花到这么多,这些箱子里的金银珠宝加起来,得价值二十多万两银子。

    对朝廷,乃至对他们夫妻而言,二十万两银子不算少,但也不算太多,随便修缮一处宫室,都远不止这个数。

    可是这钱的来历可不一样,这是海上作战队初试牛刀的收获,意味着有了这个二十余万两,未来还有更多个,想想那个未来,徐庆业就感到热血澎湃。

    柳明月也很高兴,“臣妾也没料到,仅在近海遇到个目标,就能有这样的收获,最重要的是,我们的人只伤了十几个,没有出现死亡。”

    这是一个好现象,这表明,那些海盗虽然凶名远扬,但是真实实力和武器装备,都远不及他们用正规军的要求训练和装备起来的海上作战队。

    徐庆业围着十来只箱子转了几圈,只觉得怎么看都看不够。

    “若是早知道可以通过这个法子搞钱,朕当年也不至于吃够缺钱的苦。”

    而且是一直缺到现在,他这个皇上的私库就没怎么宽裕过。

    这个话题对她而言,有些不大友好。

    “这件事,只怕在短时间内,还不便公开,陛下身边,也需注意一下为好。”

    徐庆业深以为然的点头道,“当然不易公开,不将我们大安海域周围的海盗老巢都给剿一遍,我们都要严防消息泄漏。”

    与海盗勾结的势力虽在当年被义军给灭了许多,但是没有被发现的肯定还有很多,只是他们都不敢再像当年那么横行无忌而已。

    若是宫中训练一批海上作战队能打海盗的消息传开,那些入海当盗,登陆为民的海盗们收到消息,说不得都会躲起来,他们还如何剿获战利品?

    而且皇上还有一个顾虑,就是他能通过海上作战队赚钱的消息一旦传开,前朝各部肯定是闻着味就来了,不将他分的那份钱都给要走不会饶。

    兵部肯定也不会迫不及的提出要提前将海上作战队充公,但是这与他和皇后的短期利益并不相符,所以这件事一定要尽量瞒得更久一些。

    【作者有话说】

    感谢在2024-08-10 00:06:37~2024-08-10 19:02:2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~

    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:建国前的咸鱼精1个;

    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:建国前的咸鱼精2瓶;流心1瓶;

    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    34

    第34章

    偏向

    初战告捷后,吃到甜头的海上作战队,也已发现自家的优势,对打海盗一事,可为是十分积极。

    面对拿到丰厚奖金后,都嚷嚷着出海训练时,要走得更远,还提出要去打听常有海盗出没海域的队员,魏长延很有些头大。

    他怎么也没想到,之前还在抱怨海上生活太过枯燥难熬的队友们,竟在短时间内,就因打打了一次海盗而转变态度。

    “按照陛下与娘娘的安排,我们最少也需在完成第一阶段的海上训练后,再考虑实战的事,这次是因狭路相逢,正巧遇上了,才会顺手剿了他们。”

    一位队员高声道,“老大,事实证明,我们即便还没完成第一阶段的训练,就有实力剿灭那些海盗了啊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要知道,这次能占上风,不是因为我们自身的实力有多强,而是因为我们拥有特别改造的战船,大家所使用的武器更为精良、更充足,我们的人数也更多。”

    这是所有队员都不可否认的事实,但是有人不服气道。

    “老大,我们还吃了实战经验少的亏呢,要不然,也不至于伤那么多,正因如此,我们才要多找些海盗练手才行,你看,有了这次的实战经历后,大家对训练的积极多了。”

    面对这么一群战意盎然的队友,魏长延的心中既觉欣慰,又觉有些为难。

    从他本人的意愿讲,当然很想顺从大家的想法,多打听些海盗老巢所在地,用实战来提升队员们的实力和经验,大家的动力更足,提升也会更快,他当然不想打击大家这难得的积极性。

    可是他被宫中任命为这支海上作战队的大队长,身负厚望,最该做的是要遵照上令,带领队员们完成各个阶段的训练。

    从他接任大队长一职开始,魏长延就已对自己的未来,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。

    初建规模就已达到两千人海上作战队,不可能一直以宫中贵人私兵的身份存在,即便他们的东家是皇上与皇后。

    等到将来,这支海上作战队的归属权转为朝廷所有时,他作为这支队伍的元老级管理者,身份地位自会发生飞跃式的转变和提升。

    在这种情况下,他肯定要不负上意,让东家知道,他会绝对忠诚于他们,全力执行他们的意志,不会做擅作主张的事。

    上次确实是意外遇到,顺手打了批海盗也就算了,主动去打海盗,显然是违背上意的举动。

    见魏长延面对队员们的激烈的请战意愿,有些左右为难,吴尚青站出来道。

    “主动去打海盗,不仅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收获,也能给东家带来更多收获,东家会不知道这个道理吗?为什么在训练初期,东家不准我们去打海盗?当然是因东家更重视我们的命,想让我们在训练出更强大的实力后,再去打海盗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番诱着嘲讽和质问的话,情绪激动的众人如被当头浇了一盆冰水,顿时冷静下来。

    他们这才想到,东家不吝投入的培养训练他们,当然是希望他们能变得更为强大、更有能力、活得更久。

    要不然,东家肯定比他们更懂得用实战训练,能让人成长更快的道理,只是那样一来,他们死得也更快。

    有人讪讪的回道,“吴队长说得有道理,是我们太心急了些,东家看重我们的小命,我们不能自己不拿自己的命当命。”

    众人纷纷点头附和,想要赚更多的钱,也要有命花才行。

    虽然东家给队员们开出的伤亡补偿很丰厚,但是他们跟着个大方的东家,活得越久,能赚到的银子当然也更多。

    在沿海招募的一千多人,并不知道他们东家的身份,只知道对方出手很大方,给他们每人每月二两月银,包吃包住的生活待遇也很好,比在家里的日子好过多了。

    见众人总算暂时打消急着去找海盗的想法,魏长延也算是松了口气。

    想他一个正宗的文人,原以为去参加宫中招募,需要从此学着当一个出色的商贾,却没料到,他竟走上一条自己做梦都没想到路,成为一个需要领兵作战的将领。

    而现在的他,显然是很不合格的,因战场的不同,他就算熟读兵书,也难有用武之地,他需要亲自摸索和总结经验教训,才能整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海上作战方式。

    哪怕这是一个非常有难度的巨大挑战,魏长延却乐在其中,对他而言,若能完成这一创举,他这辈子都值了。

    周围没有外人后,魏长延对吴尚青道谢之余,忍不住感慨道。

    “娘娘奉行以人为本的做事原则,这对我等而言,固然是一大幸事,就是在实施过程中,难免会被束缚手脚啊。”

    吴尚青对此,当然也是深有感触。

    “纵然如此,我也更愿意为娘娘效力,在这个世上,草菅人命的上位者太多,能遇上这么位真正心怀大爱大义的东家,是我们的幸运。”

    想到他们远在这处人烟罕至的偏僻海域,也曾听说过的一些消息,魏长延心情复杂得点头附和。

    “是啊,能有幸跟着这么位东家,我们也算是没有后顾之忧了。”

    连郭长平的遗孤都能受到那样的厚待,他们这些由皇后亲自面试,才被挑选出来的人,绝对可以算是他们的嫡系,肯定也不会被辜负。

    吴尚青点头道,“我已从那些人的口中,打听到几处常有的海盗出没的海域,但是那些海盗的实力更强,人数也更多,手上甚至也有火铳,所以我们在短时间内,绝对不能轻举妄动。”

    有火铳,就意味着很容易出现重大伤亡,在宫中并不富裕的情况下,还不惜代价的养着他们几千号*人接受种种培训,足以证明宫中对他们的重视,他们肯定要尽量避免伤亡。

    魏长延难掩钦佩的看着这位老友,“还是尚青兄厉害,我还在为语言不通而发愁,你都已经能从他们口中,打听到他们宁愿被打死也不愿交待的信息了。”

    吴尚青没有因此而感到自得,遥望着前方那一望无际的大海,他真心感叹道。

    “长延兄过誉了,在学习语言方面,我确实有些天赋,但我也就这点本事了,不及长延兄,这才短短数月,就已掌握了一些海上变幻莫测的环境变化规律,对航向的把握更是十分精准,愚弟需要学的还多着呢。”

    结束在御林卫的训练时,宫里对他们这批人的安排,就已出炉了。

    以魏长延长为首的六百余人,被分配到海上作战队,以他为首的几百号人,是为即将组建的出海船队作准备的。

    只是两批人,加上后来招募两千余人,共计三千余人,现在都在一起接受海上作战训练而已。

    不仅魏长延感到压力大,吴尚青也感到压力极大,可以预见的是,他将要率领一只规模庞大的船队,满载价值高昂的各种货物出海,去他从未到过的那些地方,势必要面临无数未知的凶险和挑战。

    虽然从内心来讲,他很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,也愿意面对这种挑战,但是这心中,到底还是难免会产生一些自我怀疑和彷徨。

    让这两人没有想到的是,承天五年的上元节过去没几天,他们就迎来了宫中派遣的宣慰使。

    当然,这宣慰使虽是代表皇上、皇后来看望并奖赏他们,但是他们都很低调,没有对外公开自己一行人的身份。

    后来招募的两千余人,只知来的是东家派出的代表,为自己得到奖赏感到高兴不已。

    在京中招募的那批人知道实情,知道那些奖赏其实是皇上、皇后的赏赐,心中自是更加激动。

    其他人都不知道的是,坤元宫派出的那个存在感极低的内侍李和,找机会给魏长延和吴尚青分别递了一份秘信,信中都夹有秘方。

    让海上作战队剿了两批海盗的那座海岛,面积不算大,岛上常住人口更是少得可怜,极少与外界有接触,才沦为两批实力不算太强的海盗的巢穴。

    皇上看不上,压根就没考虑过要将那座小岛纳入大安版图的问题,柳明月却很重视。

    她打算将那里打造成一处真正用来为自己赚私房钱的基地,这件事,肯定瞒不住魏长延和吴尚青,她干脆直接在他们面前,将这件事过明路,用利益将三方进行深度捆绑。

    这个三方当然是皇后、海上作战队、船队,即便在相关作坊还未建起来,海上作战队目前只是雏形,出海船队尚在做前期准备的情况下,就说这些似乎有些为时尚早,可是这就是柳明月的做事风格,更喜欢将话都提前说清楚。

    而她这样做的结果,当然是利益相关方在知道自家有利可图后,不仅大开方便之门,还会积极提供帮助,以免显得自己光占便宜不干活。

    当初的皇上是这样的反应,现在的魏长延和吴尚青,当然也不例外。

    作为未来两大势力的储备总管,他们都很清楚让跟着自己的人有利可图,是件多么重要的事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跟着皇后有利可图的现实,也让他们本就从最初起,就有些偏向的态度,如今变得更为偏了。

    【作者有话说】

    感谢在2024-08-10 19:02:21~2024-08-10 23:43:2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~

    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:流心1瓶;

    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    35

    第35章

    期待

    吃到甜头的海上作战队,虽被暂时按捺下了想要提前结束第一阶段训练的冲动,但是为了能够早日获得打海盗的自由权,同时也为增强自身实力,在接下来的训练中,众人都相当卖力。

    魏长延和吴尚青分别派出的心腹手下,与中宫调过来的人手一起,在那座被命名为集山岛的海岛上落居,按照中宫给出的方案择址建造作坊。

    为此,他们还在内陆迁了一批人过去,这些人在内陆,大半都处于赤贫状态,没钱、没地、没房,只能靠给人打零工为生的那种,其中包括一些掌握有某种技术的工匠。

    如今听说有人愿意雇佣他们,给他们提供吃住,还能让他们全家一起,即便需要远离故土,他们也很乐意。

    再加上岛上本就有的一些本地居民,资源颇为丰富的集山岛,就这么开始进入开发阶段。

    不管是往集山岛迁移人口,还是调人去集山岛的事,都没有瞒着皇上,魏长延和吴尚青都有分别寄信给皇上说明情况。

    用的是要在集山岛上修建码头和营地,将集山岛变成海上作战队的另一个驻地的名义。

    皇上对此当然没有异议,有了初战告捷的收获,他不仅对此十分认同。

    而且他还认为以后有必有多占些岛,作为海上作战队的驻地,同时还能给以后的出海船队提供各种补给。

    并就此事专门与柳明月探讨了一番,然后两人就后续的一些规划,达成了一些共识。

    对柳明月而言,居住在深宫中,遥控管理和指挥外面的人手与产业,着实很不方便。

    可是眼下的现实条件就是如此,她也无可奈何。

    好在这年头的绝大多数人,都有着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,对上位者的权威,怀着天然的敬畏之心,她又是个大方的东家,手下人都还算听话,做事也很认真负责。

    毕竟现在谁都知道皇后手上人才济济,不好好做事,或是做了让上面不满的事,随时有人等着取代自己。

    这就是竞争能带来的一些积极作用,虽然不可避免的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,但是柳明月清楚,这些都是由人性所带来的必然结果。

    而她所能做的,只能是尽量制定可以促进良性竞争的规则与限制,让所有人知道,什么能做,什么不能做,不能在她的地盘上,施展那些乱七八槽的恶性竞争手段。

    不过这是一个需要通过不断的查漏补缺,结合实时在变化的现实发展,进行持续完善的大工程。

    受前世的那些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影响,柳明月可谓是将以人为本的原则,刻在骨子里,完全无法像当下的许多人般,漠视他人生命健康安全,很享受可以随意主宰他人生命前程的权利。

    这样做的结果有利有弊,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,柳明月却坚持,皇上将此视为她一直以来的善良,倒没提出什么异议。

    承天五年的仲夏,海上作战队正式结束第一阶段的训练,开始进入第二期的实战训练。

    结合他们有心打听到的消息,进入实战训练之初,海上作战队可谓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,接连捣毁数处海盗驻点。

    消息还没传回内陆,就在海上被迅速传开,说是有一股人数多达上千的队伍,身份来历不明,最喜欢黑吃黑,接连抢的多处海盗老巢,还连人带东西一块抢。

    所有被抓的海盗,被榨干他们知道的所有信息后,结合那些海盗所犯之事的轻重程度,大多都被扔到海岛或是内陆矿场做苦力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同陆也知道了消息,皇上每天都能接到与之相关的奏报,沿海官员以为是大安近海来了一批实力强大的海盗,可谓是如临大敌。

    朝堂上的一些背后势力错综复杂的大臣们,也频频上奏,认为沿海出现的这批身份来历不明,战斗实力却很强大的人,会对大安构成威胁,要求朝廷派兵剿灭。

    奏折没有得到及时批复,有那心急的大臣就在大朝会上直接提了出来,从而惹来一众附议。

    还没等皇上表态,兵部尚书就义正言辞的当廷表态。

    “诸位大人不必如此心急,兵部已收到沿海驻地的回馈,说是那批人不仅没有登陆扰民的迹象,遇到我大安的渔船,也从不打扰,因为他们的出现,有些海域都变得安全了不少,渔民都欢迎着呢。”

    江御史大义凛然的回道,“于大人身为兵部尚书,怎能说出这般不负责任的话?正所谓是卧榻之侧,岂容他人酣睡?那些人现在可能只是在试探,在窥探我大安的边防实力,若放纵下去,他们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给我们来个突袭,到时酿成惨剧,谁能负责?”

    另一位大人赶紧出声支援,“江大人说得对,于大人,在这件事情上,兵部绝对不能推脱敷衍,应当立刻派出沿海驻军,给那些人一个教训,让他们知道我们大安的厉害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,我们可不能让沿海又重返前朝末期的混乱局面,一定要及时出兵将那些人打怕,让他们不敢再对大安心存觊觎。”

    面对这些人的叫嚣,于尚书只觉头大,沉着脸回道。

    “我们在沿海的驻军,只擅长在陆地作战,那些人不登陆,我们如何出兵?”

    江御史不假思索的回道,“用船啊,那些海盗都是乘船出没,我们的驻军当然也要乘船出击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轻描淡写、自以为是的回答,于尚书很想给他翻个白眼。

    “船呢?你们倒是让户部给我们拨款造船啊,有了足够的船,我们一定出击。”

    与银子有关的,绝对是个敏感话题,江御史下意识看了眼李尚书,见其一脸漠然,仿佛周围一切都与他无关的模样,到底没敢开口,转而将目光投向最上首。

    “陛下,这是与我们大安沿海无数百姓生死相关的大事啊,朝廷应当尽快派军出击,就算驻军没船,也要临时征调沿海现有的船啊。”

    看着这些跳得最高的人,皇上在心中暗自思忖,可惜不知这些人分别与哪些势力有勾连,若能通过他们将其背后的海盗老巢给挖出来,他估计又能赚上好几笔。

    “就沿海驻军的那些将士,不一定会泅水,他们就算有了船,又能怎样?去送死吗?海上不仅水深,风浪还大,你们让一群连船都划不好的内陆将士去海上打仗,是嫌我们大安将士死得不够快、不够多吗?”

    于尚书深有同感的附和道,“陛下圣明,沿海驻军为拱卫内陆,驻守在沿海,时常要面临大风大雨的侵袭,生活十分艰辛,怎能再将他们送到海上去送死呢?”

    在听到皇后的提议前,皇上也不觉得大安有训练海军的必要,认为有沿海驻军以逸待劳的镇守着,那些海盗就不足为虑。”

    可是看到朝野上下因为海上突然出现的一支战队,所展现出的种种反应后,他才真正意识到朝廷拥有一支装备齐全,实力强大的海军的重要性。

    大安及之前的历朝,所面对的都是些由乌合之众组成的海盗,不成气候,袭击沿海所造成的损失,朝廷还能承受也就罢了。

    若是海外异邦装备精良的正规军队渡海前来呢,那个损失,可就太大了,大安能承受得了吗?

    幸有皇后为出海后的安全问题,意外考虑到了这点,要不然,他们大安就要一直面对这个巨大隐患。

    皇上不打算就此公开海上作战队的真实身份来历,所以含糊其词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关于那支队伍,朕已知道些内情,可以确定的是,他们对大安并无恶意,只会顺手帮大安沿海肃清海盗,还沿海渔民一个安全的捕鱼环境而已。”

    听到皇上的话,部分思维敏锐的大臣,几乎是下意识生出疑心,那些人是不是与皇上有关?

    毕竟他们可都知道,皇后去岁招募的那批人,在御林卫接受近半年的训练后,就悄然自京中消失了,没有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。

    可是再一想,当初在御林卫接受训练的,只有千余人而已,如今海上出现的那支队伍的人数,据说有着三五千的规模,所以才让沿海官员感到如临大敌。

    不过皇上显然没有给他们解疑的想法,他的这番话,算是将这件事一锤定音,就算将来出了什么事,也将由他这个皇上负责,不会追究其他人的责任。

    对于那些真正操心大安沿海安全的大世而言,这也相当于是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,皇上既然当众将话说得这么肯定,自有其依仗,他们还有什么好不放心的。

    但是对于那些或为报仇,或为担心那群人会侵害到他们利益的人而言,心情就复杂了,可是皇上亲自终结了这个话题,根本没给他们留下继续发挥的空间。

    大朝会结束,处理完一些紧急政务后,皇上几乎是迫不及待的来到坤元宫。

    “看某些人跳得那么厉害,可见集庆那边的收获,肯定不小啊。”

    去年的那笔入帐,让皇上对海上作战队所能创造的利益,可谓是充满了信心。

    只是眼看着这半年过去,那边一直没有新动静,他这心里不免感到有些遗憾。

    但是随着海上作战队这次在海上战出赫赫威名,使得朝野上下皆为之震动,皇上的心就踏实了,因为他知道,这表明事情稳了。

    同时这也意味着,在不久的将来,宫中又将迎来一笔进帐,且是一大笔。

    在人前,皇上还能勉强端着,既不漏口风,神色方面也能不露端倪,可是到了皇后面前,皇上可谓是毫不掩饰自己那溢于言表的满心喜悦和期待。

    【作者有话说】

    非常感谢书友建国前的咸鱼精的投雷支持,以及大家的订阅、收藏、评论及营养液支持。

    感谢在2024-08-10 23:43:20~2024-08-11 16:46:4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~

    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:明天去哪儿10瓶;

    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    36

    第36章

    传授

    柳明月也对那些收获很感兴趣,不过她更在意的是,海上作战队所发挥出的强大战斗力,连她都感到有些意外。

    “依臣妾看,他们也太贪战了点,竟在进入第二阶段的训练后,选择接连出击。”

    正因海上作战队在接连出击,连续捣毁多处海盗巢穴,连缴获的战利品都来不及整理,他们才没收到相应的分成。

    皇上心情很好的回道,“他们的心情也能理解,能在初战告捷后,一直忍了近半年,都没再动手,实属难得,已经算是很守规矩的了。”

    听到皇上不仅没有不满,还对海上作战队多有维护,柳明月就放心多了。

    “也是,对于他们愿意听安排这点,臣妾也很满意,他们的将来,是要成为朝廷的正规军,所在战场又是充满太多不可控因素的大海上,肯定不能任性行事。”

    皇上深以为然的点头,“幸亏有皇后及时提醒了朕,通过这次的事情看,朕还真不能太过相信前朝那些大臣,他们就知道在事到临头的时候,在那各种的吵闹,推卸责任,无法提出有效解决办法。”

    说起这些,皇上的心情就有些沉重,他之所以强忍下个人的喜恶,对朝堂上的那些大臣一再忍让,还不是因为考虑到那些人都有学问和理政经验。

    结果他的忍让所能换来的,更多的是他们的得寸进尺,真遇上事了,却无人能拿出行之有效的建议。

    那些大臣中,也确实有部分人,是真正心怀百姓和国家利益的,可是更多的,都是一些自私自私、以权谋私之辈。

    柳明月当然知道他说得是什么事,笑着劝慰道。

    “皇上又不是才知道那些人都是个什么品性,您只管冷眼瞧着,当他们所能发挥的能力价值,不配让您再忍他们的过错时,您就陆续将他们换下便是了,反正咱们大安现在的形势,可不再是当初,后继人才也已渐渐成长起来了,您不用担心没人使唤。”

    这番话,算是说到皇上心里去了,他早就想这么做了,只是他顾忌到外界的口碑,怕天下人觉得他是在过河拆桥,排斥与打压异己,从而引起朝堂动荡。

    但是连素来宽容大方的皇后都这么认为,应当可以证明,这件事能做。

    “皇后说得是,朕总是顾虑太多,做起事情来,难免会束手束脚,现在都已经是承天五年了,可不再是承天元年,就算有些人想要撂挑子,朕也能及时找上顶上。”

    最艰难的时期,莫过于开国之初,要人没人、要钱没钱,稍有不慎,就要面临朝廷无人可用的局面,他这个皇上只能尽量将就。

    柳明月只是在说到这个话题时,顺口提个建议,其实连建议都称不上,皇上其实是早就有了想法,只因事关重大,他才一直隐忍不发,缺的只是支持而已。

    当了两年多的大安皇后,她对大安朝野上下的了解,早已变得今非昔比,知道大安是从什么样的艰难境地,一步步走到现在。

    也知道许多前朝大臣的来历,为了能够稳定住初立的新朝,徐庆业这个开国皇帝,实在做了很多的妥协和让步,好在事态的发展,还算没有辜负他的苦心。

    只是这样一来,也不可避免的为朝廷留下许多隐患,柳明月之所以明确表示支持他对某些人出手,正是考虑到这事拖得越久,最后容易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,到那时再想处置,很容易伤筋动骨。

    皇上兴匆匆的来坤元宫,离开时,步履轻松许多,仿佛了了一桩心事。

    两人的谈话没有避着在一旁伺候公婆的太子妃,在皇上离开后,太子妃难掩担忧的看着自家婆婆。

    “母后,您虽是一片赤诚之心,想为父皇为忧,但是这件事若做得不顺,父皇会不会怪罪于您?”

    怪罪她干政,柳明月知道她想表达的意思。

    “没事,我若跟你父皇说,该让朝中哪些大人腾位置,他肯定要疑我,但我只是顺着他的话,支持他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已,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,与我何关?”

    听到这番解释,郭锦秋就放心多了,在她看来,自家婆婆是个很重规矩,却没什么野心的人,若因出于好意而说的几句话受猜疑,实在太冤了些。

    “是儿臣多虑了。”

    柳明月笑着回道,“你能这么谨慎,是件好事,毕竟我们所处的身份与地位,一言一行都会招来各种揣测和解读,想要不为自己和亲近之人招祸,最好的方式就是谨言慎行,不要给人留下会被误解的机会。”

    郭锦秋郑重其事的应下,她坚信婆婆教她的一切,都是为她好。

    而且她已在宫中生活了一年多,深知自己的婆婆不仅是这么说的,她自己也是么做的,连她亲手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,也都遵循尽量不给人留下产生误会和争议空间的原则。

    对柳明月来讲,这个便宜儿媳实在太乖、太听话了些,所以她又在随后补充了句。

    “我说的是在人前要注意,但是,你可不要真用书中那些礼规束缚住自己,在我看来,无论是书中的道理,还是那些礼规,都只是我们人类的工具,而我们身为人,不该反被工具所控。”

    有些话,在这个时代不方便说,或者说以她的身份,不能说,可她又实在不想看到郭锦秋变成第二个原主。

    “锦秋,你……明白我的意思吗?”

    郭锦秋听得有些似懂非懂,“母后的意思,是想说,儿臣必须要在人前遵守礼规,人后可以……随性些?”

    这个理解,好像也没错?

    “道德礼规,是人前人后都要遵守,绝对不能放纵自己的,我想说的是思想,不能人云亦云,要拥有属于自己的想法和判断力,而不是连想什么,都主将自己困在传统礼规为我们女人所划定的范围内。”

    郭锦秋这次是真的听明白了,“母后,儿臣明白了,就像之前,儿臣担心您与父皇说起朝堂上的事,会给您惹麻烦的事一样。”

    听到她提起那件事,柳明月确定她是听明白了。

    “对,按照传统礼规,我们女子不能议论前朝政事,可我们自己,还是要学会理性分析,对人对事有自己的观点与看法,而不是一味的遵守礼规,主动蒙上双眼,将自己限定在那些礼规戒律为我们女子划定的圈子中。”

    原主就是犯了那样的错误,从而导致她千方百计的想与皇上缓和关系,反倒惹得皇上嫌她烦,对她不耐烦,最后在察觉到自己的困境时,除了绝望,没有任何办法破局。

    柳明月当然不想看到郭锦秋也在将来陷入那样的境地,她毕竟是给人当婆婆的,纵然有心护她,但她无法控制便宜儿子的思想。

    只能寄希望于她能活得自强、自立,拥有独立的自我思想,这样她才能理智而又通透的面对将来可能发生的一切变故。

    对何锦秋而言,婆婆教她的这些内容,绝对是她在此前从未听过,也从未想过的。

    虽然嫁给太子后的这一年多,她也隐约察觉到了一些,甚至还在无意中跟着学了些,但她还是首次听婆婆直接与她讲起这些。

    再结合她平时在坤元宫中所学习与接触的那些,何锦秋很快就领会到了婆婆的深意和用心。

    近距离的长期接触,郭锦秋十分肯定,她的婆婆绝对当得起贤后之誉,婆婆即便不怎么亲自打理后宫事务,但是后宫被管理得井然有序。

    哪怕不时出现点意外和矛盾,任谁都挑不出婆婆这个皇后的错,因其从来都是最公平、公正的中宫,不会对任何人存在针对之心。

    而婆婆在人前的言行,从来都很符合其母仪天下的身份,仿佛将规矩礼仪刻入骨子里,十分的端庄大气。

    可是在人后,婆婆会逗她弟弟玩,陪她弟弟做游戏,与她弟弟打赌,会与皇上一起商量如何背着前朝赚大钱,活得洒脱大方而又潇洒自由。

    这个自由,不是指生活空间上的自由,而郭锦秋的感觉,她能感觉得到,婆婆虽然人在后宫,可是她的所思所想,从没被限制在后宫的这方天地中。

    比起京中那些贵女,郭锦秋绝对算是年轻女子中眼界比较开阔的人,因家中是武将世家,而且她是在边关长大,家人对她的限制,远不及进京后那么严格。

    但是即便如此,家人也要求她从小读女诫、闺训等书,早早就为她划定女子的言行和思想不能突破的规则与范围。

    只有她这位堪称天下女子表率的贤后婆婆,会坦然大方的教导她,在人前可以做最守礼规的人,其它时间却是自由的,只需坚守道德伦理这一底线而已。

    柳明月不知道她的这番教导,给郭锦秋带去的思想冲击之大,平日里的潜移默化,影响不那么明显,清晰而又明确的理论所带来的影响,才是最直接的。

    对于一个本就异常尊敬、崇拜她的人而言,能够得到她亲自传授的思想和经验,所能产生的影响,绝对是巨大的。

    【作者有话说】

    非常感谢书友了秋的投雷,以及大家的订阅、收藏、评论及营养液支持。

    感谢在2024-08-11 16:46:47~2024-08-11 22:41:2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~

    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:了秋1个;

    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:白白20瓶;花开香满天5瓶;暖融融2瓶;

    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    37

    第37章

    疏远

    中秋佳节的前夕,宫中收到来自海上作战队的‘献礼’,没让期待已久的皇上失望,大批金银珠宝及各种香料、皮草等珍贵物品,总价值高达数百万两白银。

    毫不夸张的说,比现在的大安一年税收总额还要多些,让皇上再次深受震撼。

    “怎么会这么多?这打海盗的收获,比当海盗赚得更多吧。”

    “打海盗可不是件容易事,需要与人拼命,也需投入更多战船、人手和武器,也就是咱们夫妻的身份特殊,又舍得投入,一般势力可没这个手笔。”

    因为他们是大安的皇帝、皇后,他们才能以训练和武装一支精兵强将的投入,培养出这支海上作战队。

    要知道他们给战船上装备的枪炮,都是将作监的人,根据最新改造出的战船,专门设计出来的最新产品,具有火力覆盖范围广,杀伤力大的特点,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世界领先水平。

    皇上笑着点头道,“皇后说得也是,而且打海盗,毕竟是一次性的,终非长久之策。”

    皇上有些遗憾的摇摇头,想要长长久久的赚大钱,还是指望出海船队更靠谱些。

    柳明月笑着点头,随即拿出随这些战利品送回来的清单。

    “那些海盗团伙的背后,都有不同势力支持,有的甚至是国家势力,抢劫的东西除了被他们自己挥霍的,大多都会被运回去,这次也是因为攻其不备,成功剿了几处还没来得及转移的巢穴。”

    皇上粗略扫了眼清单上的内容,发现上面不仅清晰明了的分别将在各处海盗老巢剿获的物资,都给列了出来,还有相应的情况说明。

    “他们还找到大安某势力与海盗勾结的往来书信了?”

    这着实又让皇上震惊了一下,他没想到,除了金钱上面的直接收获,还能有这样的附带收获。

    有了这些证据,他想要对对某些人与势力动手,可就方便多了。

    能与臭名昭著的海盗相勾结,祸害自己国家百姓的人,背祖负宗,绝对不是什么好人,留着他们都是祸害。

    即便近十来年,沿海环境好转了许多,那些海盗只在海上出现,轻易不敢再登陆,将主要目标都放在打劫过往商船上。

    可是皇上毫不怀疑,只要那些与海盗有勾结的势力在大安朝堂上站稳脚,有能力掌控一方后,沿海区域肯定又将重回前朝末期的混乱局面。

    因为皇上现已亲身体会到做无本生意有多爽,多么让人沉醉其中,欲罢不能,同时还会让人生出更多的贪婪和野心。

    连他这个经历过许多大风大浪,才能成为一国之主的皇帝,都会如此,那些早就享受过这种好处的人,又怎么可能舍得放弃这种搞钱门路。

    看到最后,竟然看到两个装满白色颗粒的箱子,皇上有些不解,迅速将清单翻到最后。

    看完上面的内容,他便伸手沾了点白色颗粒,径直送往口中,将前不及阻止的何忠吓得脸色苍白。

    皇上却在随后露出充满欣喜的笑容,“还真是糖!甜得很纯正的糖,朕还从没见过这么好的糖,那些岛国挺有本事的嘛。”

    说完,又尝了下另一个箱子里的白色颗粒。

    “这盐咸得很纯正,一点异味都没有,好东西,都是好东西,在咱们大安肯定不愁卖。”

    而且还能卖得上高价,想到这些,皇上忍不住感慨道。

    “咱们的船队若能早点出海就好了,那海外,可真是个好地方,不仅有很多我们大安没有的物产,连这最常见的盐和糖,人家都能弄出品质更好的。”

    对于这件事,柳明月难免有些心虚,毕竟这可不是人家海外的特产,而是她自己搞的私产。

    “咱们大安的制盐和制糖技术发展得也不错,等到船队出海后,可以让吴尚青他们想想办法,看能不能将这些技术搞回来,我们自己生产,比从海外运回来的成本低得多。”

    皇上深以为然的点头道,“还是皇后的办法好,对,就该这么做,只要能把方子弄到手,哪怕多付出一些代价,也值得。”

    毕竟盐和糖都是生活必须品,在大安的消耗量极大,只要能搞到方子,生产出品质如此好的盐和糖,付出的代价再大,都不怕回不了本。

    柳明月当然知道他这话中的深意,正巧,她也是这么打算的。

    先借‘进口’之名,将这种盐和糖卖出奢侈品的高价,收割一波那些富贵人家的钱,再逐步将价格打下来。

    不过对她而言,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左手倒右手而已,方子的主人从来都是她自己。

    所有知道这件事情的人,都是她曾重点关注与考察过的,例如那魏长延和吴尚青。

    这两人都是心思灵巧,还很通透的年轻俊杰,皇上当然也有关注与重视他们,太子更是认识他们在前,她还有意让太子与他们接触。

    而那两人面对他们一家三口,最终却都不动声色的选择偏向她,这点让柳明月很满意,也很欣慰。

    很明显,他们都已经意识到,相较于要将主要精力放在整个大安朝局上的皇上,与年少天真,距离掌权还太远的太子,对他们而言,她这个看似远离政权的贤后,其实是最好的选择,毕竟她既能影响到皇上,更能影响太子。

    这次的东西比较多,分好后,入了各自的私库。

    最特别的那两箱,除了留下一小部分自用外,大半都被皇上要去了。

    时人也很重视中秋节这个有着特殊意义的节日,宫中还举行了一场宫宴,用于招待一些宗室、勋贵和大臣。

    那些盐和糖被换个上档次包装后,被皇上当作礼物,与应景的月饼一起,分赏给那些人。

    听说是从海外带回的珍品盐与糖,那群算得上是大安最有权势地位的一批人,还觉得不以为然,它再怎么有来历,也不过是盐和糖而已,能珍贵到哪去。

    直到他们真正见到那白如雪的盐和糖,尝到它们的味道,发现它们竟然没有任何异味,甜得纯正,也咸得纯正后,他们才意识到,它们虽然只是*盐和糖,也是最珍贵的盐和糖,不愧是皇上御赐的好东西。

    中秋节后又过了两天,柳明月才收到二公主的请安信,她接过信,看都没看一眼,就将之扔到一边,继续忙自己的事。

    叶兰见状,再三犹豫过后,终于还是忍不住劝慰道。

    “娘娘,二公主在江城,距离太远了些,路上耽搁迟了些,您别放在心上。”

    柳明月神色平淡的回道,“本宫有什么好放在心上的,本宫只是觉得,信中的内容,不外乎又是那些,不值得让本宫再看。”

    她可不是人家的亲妈,当然不可能会无限包容那位二公的一切任性,更不会任其予取予求。

    想到自二公主出嫁后的一切,叶兰暗自叹了口气,可是再怎么说,二公主都是她打小看着长大的。

    即便知道二公主身上存在不少问题,可她还是不忍看着这对母女的关系,就这么变得越发淡漠。

    “娘娘,您要将心放宽些,现在也是因为离得太远,联络不便,才会让您感到有些生疏,等到二公主他们回京,她就能时常进宫给您请安了。”

    柳明月嗤笑了一声,看向叶兰这个在忠心方面毋容置疑,却还有些自以为是的手下。

    “叶兰,你要知道,二公主不仅已经出嫁,而且她现在也当母亲了,本宫这个当母亲的,已经竭尽全力给了她最好的一切,她不知足,还想要更多,本宫已经没有继续满足她的要求,为她收拾烂摊子的责任。”

    发现原主最得用的几个心腹,也就是叶兰等人,基本都存在在忠于皇后的同时,也对太子和二公主忠心耿耿的态度后,柳明月就开始有意另外扶持真正为她所用的人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柳明月倒也没有疏远他们,依旧表现得很信重他们,安排他们分别执掌各种宫务,绝对不负他们身为皇后心腹的身份地位。

    只是在有些事情上,她已经不动声色的将这些人排除在外。

    因为她能理解这些人的想法,在他们看来,忠于太子与二公主,是忠于皇后的延伸,是一回事,毕竟他们都很了解原主爱护一双儿女的慈母之心。

    原主对此只觉欣慰,可柳明月不同,她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,履行原主的母亲身份,尽量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。

    例如对太子,她已成功帮对方摆脱被忽视的小透明状态,让他有了能够临朝观政,如今甚至还能直接负责一些事务的机会,成为令朝野上下不容忽视,名副其实的太子。

    对于这位她至今还没亲眼见过的二公主,柳明月一直抱着要尽量维持原主人设,对其关爱有加,不时让人送些好东西过去的态度。

    不过这种一厢情愿的单方面付出,总共持续了不到一年,就将柳明月的耐心彻底耗尽,她才渐渐放弃,对那个二公主开始疏远起来。

    二公主每次来信,说是请安,实则不是索要什么东西,就是要求她出面,向皇上帮其夫家谋取什么好处,目的达成,杳无音讯,没有实现,便是一封接一封的抱怨和指控。

    对于这些事,柳明月从没瞒着叶兰等人,所以他们虽然还会一再劝慰她,但是他们从没因此怀疑过她身上有什么异常。

    那位二公主可能发现了什么,当然,也有可能是那位聪明的二驸马察觉到了什么,提醒了他的妻子。

    最近这一年,二公主开始在逢年过节之际,主动写信请安,随信一起送入京的,还有江城特产和二公主亲手做的一些东西,这在之前,可是只有皇上才享有的待遇。

    【作者有话说】

    感谢在2024-08-11 22:41:26~2024-08-12 17:20:2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~

    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:Panda星10瓶;芊芊4瓶;暖融融2瓶;茄子香、柠萌1瓶;

    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    38

    第38章

    花钱

    而这次,乾元宫那边,早在中秋节前,就已收到二公主的请安表和礼物,坤元宫这边的,却迟了两天。

    这其中所透露出的信息,谁都看得出来,不过是忘了,又在后来补了一份而已。

    原主可能稀罕,哪怕晚到,哪怕知道自己被差别待遇,她也会给自己的女儿找补,即便也会感到伤心失落,也不会生女儿的气。

    如今换成柳明月面对这一切,她也不会生气,因为对方还没那个资格和分量能影响到她的情绪。

    身为真正可以称得上日理万机的皇上,他根本没什么时间去关注每个女儿送的请安信和礼物,不过是有兴致了,就瞅上一眼,顾不上,就让人直接按例收入库中。

    听说二公主给皇后的中秋请安信和礼物,迟了两天才到,皇上才好奇的问了句。

    “朕怎么记得,朕好像是在节前收到的?”

    何忠赶紧回道,“是的,陛下您的那份,是提前两天送到的。”

    说完,他稍作犹豫,便接着请示了一句。

    “需要微臣将信和礼单找出来,呈给陛下吗?”

    皇上摆摆手道,“有什么好看的,过来过去都是那些,就是这乐怡,也太不像话了些,给她母亲的信和礼物,竟然也能迟到。”

    听得出皇上的不悦,何忠微笑着回道。

    “这是乐怡公主第一次给坤元宫准备中秋礼物,稍有疏忽,也属正常。”

    皇上的脸色迅速冷了下来,“第一次?”

    何忠赶紧解释道,“乐怡公主在两年前刚出阁,还不懂这些,也属正常,毕竟乐怡公主逢年过节都有按时为您上请安表,也有准备礼物,十分周全,可能在她看来,您与皇后夫妻一体,没必要分别准备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番话,皇上脸色稍霁,只是冷哼了一声,没有就此再多说什么,至于心里信了没有,只有他自己知道了。

    何忠微垂着头,掩去目中的一缕精光,他总算等到这个机会了。

    根据坤元宫那边传过来的消息看,连最疼爱乐怡公主的皇后,都对她寒了心,他顺势在皇上面前为其上份眼药,小报一下当年初因受伤而被迫当公公时,遭其嫌弃和鄙夷的旧怨,不为过吧。

    为了将自己的一些转变合理化,对于所有与二公主有关的事,柳明月都没瞒着。

    当然,在她的有意管控下,这个没瞒着,是指没瞒着她让知道的人,除了她身边的叶兰等人,还有皇上和太子。

    毕竟不是什么好事,她还是要面子的,所以除此之外,这件事并没有继续对外扩散。

    柳明月向来是个敢花钱的,在她还没什么钱时,就敢往不知何时才能见到回报的无底洞投钱。

    如今有了这么一大笔进帐,她花起钱来,自是更不手软,让坤元宫上下看着都有些心惊胆战。

    有些人甚至暗自揣测,是不是皇后因二公主的事伤了心,才想通过大笔的花钱发泄一下。

    最重要的是,人家花钱,好歹能买回个东西,就算是扔水里,也能听到个水响。

    可他们皇后花钱,往往是他们眼睁睁的看着那些金银被搬出去后,就消失无踪,谁也不知道去了哪里,干了什么,反正他们交出钱后,没有拿回什么。

    不过连坤元宫的人都不知道,乾元宫的皇上却知道。

    好不容易宽裕些了,花钱可以放开些手脚了,柳明月当然要放开手脚,加快某些项目的进度。

    尤其是造船厂那边,不仅要再次扩大规模,大批扩招工匠,还需大量采购原材料,加快造船速度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十二监这边,也需结合船队的需求,设计制造出数量更多的枪炮,若能进行更进一步的改良设计,就更好了。

    海上作战队现在使用的战船,基本都是用旧船改造的,在大安附近海域,绝对算得上是品质优良的好装备。

    可是想要驾驶它们进入远海航行,还要面对肯定会遭遇,差别仅在于次数多少的海盗袭击,那些船的防御能力就有些不够看了。

    不管是造战船,还是造货运大船,造价都很高昂,而且需要造的还不是三艘,而是多达数十近百艘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,想要赶工期,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。

    如今有了充足的资金,柳明月已给集庆的造船厂下达指示,求他们将部分非关键及技术含量不高的构件分包出去,交给其它造船厂或是一些木工作坊制作。

    同时,海上作战队那边,也开始进行分批扩招,有了之前的那三千多人,完全可以实现以老带新的训练,进步速度也将更快。

    皇上对这些安排,当然是毫无异议,他对船队出海的期待,甚至还在皇后之上,当然是希望这些前期准备,能够尽快完成,船队能尽快下水。

    他要忙于政务,没有时间和精力过问这些,但他对此事绝对是相当的上心,当然不会扯后腿,耽误皇后的事。

    坤元宫在近期的动静有些大的现象,当然引来了不少目光的关注。

    不过各方打探到的消息,都是中宫在中秋节前,收到一大笔来自各地作坊的收益和出产,中秋节后,皇后又将这些钱都花了出去。

    至于花到了哪里,很明显,都花在造船上面了,毕竟集庆那边的动静实在太大了些。

    现在以集庆造船厂为中心,在其周围的大小船厂,乃至一些木要作坊,都有接到那家船厂的订单。

    与造船有关的原材料供应商家,更是忙断了腿,他们在近两年,都有和集庆的那家造船厂做生意。

    所以他们早就接到船厂方面,让他们提前筹备大批造船材料的消息,也确实准备了好多。

    毕竟在过去的几十年,造船行业生意惨淡,能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意,如今得知有大生意,自是个个都不想放过。

    却没料到,他们那些材料供应商,根本不用竞争,只需将价格给到实处,材料准备好,有多少人家都能收多少,还都是现款现结的那种。

    可以说,伴随着中宫的异常动静,集庆及其周围区域的经济,仿佛一下变得繁荣起来。

    “根据目前能收集到的信息,下官初步估计,安各造船厂在中秋后的这段时间,至少花出去了一百万两银子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番话,在场十余位大人都忍不住下意识深吸了一口凉气。

    礼部王尚书下意识瞪大双眼,不敢置信的问出大家的心声。

    “怎么可能有这么多?仅中宫,怎么可能拿得出这么多银子?”

    如今才承天五年,也就是说,大安才开朝立国五年,为安抚民心,朝廷一直在实施各种惠政,税率很低,动辄还给那些遭了天灾人祸的地方免税。

    在这种情况下,扣除各级财政支出和损耗后,最初那几年,国库的财政收入只有几百万两银子而已。

    就这么点银子,仅够勉强维持军饷支出和朝廷的基本运转而已。

    可以肯定的是,国库收入根本没钱分给皇上的内库不说,他们还经常从皇上的内库抠钱出来填补亏空,更别说是给皇后钱了。

    在皇上皇后都没机会从国库捞钱的情况下,皇后如何能一次性拿出上百万两银子,仅凭她在前两年收购和开办的那些作坊,怎么可能?

    毕竟对于皇后的那些产业,朝堂上的许多人都心知肚明,知道其中最赚钱的一家,只有那家制作胭脂水粉和精油的的作坊。

    可是那东西虽然卖得奇贵,但其制作工作很复杂,从采购的原材料看,其成本肯定很高,有钱买得起的人也不多,这么一来,能赚的钱也有数。

    至于其它作坊,除了产品保质短的作坊外,其它的,很少对外出货,也算是践行了皇后当年曾说过不愿与民争利的承诺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怎么算,仅凭皇后掌握的那些产业,都赚不到这么一大笔银子,也就是说,这里面一定存在他们所不知道的猫腻。

    集体陷入沉默的众人,都在脑海中反复思索,那些钱到底是从哪里搞来的,他们也很想……

    “难怪他们敢在那时,就开始谋划组建出海船队的事,是不是他们那时就有信心,知道他们有今日?”

    王尚书的话,再次引起众人的思索,工部秦尚书则皱眉分析道。

    “据本官所知,即便是大船,造价也不过在六千两到八千两之间,这是计划要造多少艘船?花费竟然如此巨大,才能引起如此大动静?”

    户部李尚书摆摆手道,“算了,反正不管花多少钱,又没让国库出,我们在这里反应这么大做什么?何况我们早知道宫中打算组建船队出海的事,对此也算是提前有了心理准备。”

    见李尚书这个对钱财素来敏感的人,面对这百万两巨资,反应竟然如此平淡,林丞相不悦的皱眉。

    “李大人,你身为户部尚书,面对这上百万两银子的来历,竟然漠不关心?”

    听出对方在指责他懈怠职守,李尚书迅速怒了。

    “林公何出此言?在本官看来,不管那些银子到底是哪来的,只要那些银子是在大安境内花出去的,我们户部就能从中收取税费,那些商家百姓赚了钱,也会花出去,然后我户部又能从中赚一份,这般利国利民的大好事,本官只希望能多多益善,为什么非要寻根究底?说不定那些钱都是皇后娘娘的压箱底儿呢。”

    说完,他的视线扫过在场众人,又来了一句。

    “本官就不相信,你们谁家还没点儿压箱底的金子银子,都打量着那东西放不坏,舍不得拿出来花是吧?你不花,我不花,她花了,却要遭人觊觎,国库如何能有进帐?”

    【作者有话说】

    感谢在2024-08-12 17:20:22~2024-08-12 20:36:0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~

    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:花开香满天5瓶;

    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    39

    第39章

    震惊

    作为在户部工作了大半生,从底层小吏逐步上位的户部尚书,李尚书没读过多少圣贤书,甚至都没怎么读过系统的经济类书籍。

    但他已凭借自己在一国最高财政管理部门中的所见所闻,自行领会总结出许多经济规律。

    所以他深知这片炎黄大地因多年的战乱,又遭受来自各方异族的反复欺凌和掠夺,导致百姓们生活穷困潦倒,手中无钱,也就没什么购买力。

    而世道越乱,那些钱财和土地,则会被越发的集中到少数有钱有势的人手中,他们极少数人把持着这片土地上的绝大多数钱财,却花用得少。

    从开作坊的到开店铺的各种商家,生意不好,收入有限,朝廷在商税这块的收入就少。

    在这种情况下,以集庆的安和造船厂为核心,骤然向周围投放上百万的银两,使得那块本就在安和造船厂的带动下,已开始恢复经济活力的区域,变得更为繁荣,资金往来频繁,被层层分散到更多人手中。

    这相当于是在演练一个非常典型的经济案例,李尚书看在眼中,记在心里,只觉无比欣慰。

    又怎么可能会像这些人所期待的那样,知道中宫可能很有钱,就赶紧出头,去纠緾皇上,把钱给扒拉出来。

    眼看李尚书不仅不买大家的帐,还将众人的那些心思算计给阴阳怪气一通,心中憋气却又理亏的某些人,也只得再次草草散会。

    不过这并不代表着此事就此完结,接下来的时间里,皇上陆续接到许多份弹劾奏折。

    有弹劾李尚书将国库当私产,不给支付应给款项,以及户部官员玩忽职守,李尚书这个上官御下不严,也有弹劾中宫有异动,与宫外联系太过频繁等。

    总之弹劾理由五花八门,若非皇上对这两人知之甚深,而且他们所做之事,都没瞒过他,还有暗线给他传递相关真相,就冲那些人以鸡蛋挑骨头的态度,用模糊不清、似是非是的言辞,频频为两人罗织罪名的架势,肯定会难免生疑。

    皇上也没瞒着,“看来皇后这段时间的大手笔,让某些人馋得眼红欲滴啊,朕有时候都想不明白,连朕都不敢想将天下财宝都收入囊中,那些人是怎么敢的?”

    要知道,他这个皇帝可是实打实的苦孩子出身,即使后来发达了,也一直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,可谓是穷怕了,即便是这样,他对钱财也没那么大的贪欲。

    不仅不曾想过要用增加苛捐杂税的方式,为自己和朝廷增加收入,还无数次强忍着心痛,拿自己的那点私产补贴朝廷。

    柳明月笑着回道,“因为他们都很注重家族荣耀和传承,不只想让自己这辈子过得锦衣玉食,还想让子孙万代,都能坐享荣华富贵,世代皆做人上人。”

    这个心思其实与皇上的想法有些相似,只是皇上想的是他能做稳皇位,然后顺利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,子孙代代相传,为此,他才不得不自我抑制心中的各种欲望。

    当然,若是仅从私心方面来揣测这么一位开国皇帝,难免有失公允,只能说,他的这些私心和做法,与他想尽量做一位能让天下安定,百姓安居乐业的好皇帝这一目标,并不相冲突。

    不过也因此,徐庆业倒是理解了他们的想法,若有所思的点头道。

    “所以像这样的人家,每抄一家的收获都会很大。”

    开国之初,面对一贫如洗的国库,抄家所得收获算是帮了大忙,只是后来,出于各种顾虑,他很少再对那种已世代经营多年的大族下手,也就少了这方面的进帐。

    不过这次,他已下定决心要放开手脚,好好整顿一下那些曾让他感到束手束脚的势力了。

    不管是海上作战队从海盗巢穴中搜出来那些证据,还是他这些年一直不动声色,让人在暗中收集到的那些,都足以让某些人为他们的行为付出代价。

    柳明月当然知道皇上已经决定要出手,只是让她稍感意外的是,他的行动效率非常高。

    当朝堂上的一些大臣还在不依不饶的持续上奏弹劾她,甚至开始直接参奏皇上包庇时,有另一批大臣也开始上奏弹劾,被弹劾的人员数量更多,品级不一。

    皇上在初时,还只是在朝堂上和稀泥,公开表态,说他对那些人很信重,即便有些无伤大雅的小过,也能宽恕。

    没消停几天,有备而来的人,直接带着证据上朝,当朝指证哪些大臣犯了哪些事。

    承天五年的这个年末,注定要在大安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,身在后宫的柳明月不清楚具体的详细过程,但她有及时收到相关信息,知道大概的进展。

    这场震动大安朝野上下的大事件,最终由以林丞相为首的一众官倒台而结束。

    总算忙完这桩大事后,皇上再次来到坤元宫时,不仅没什么轻松喜悦之情,反而还神情凝重。

    “朕已收到消息,西北草原先是在秋季遭遇蝗灾,冬季又遭遇极寒天气,按照以往经验,可能等不到明年开春,那些草原异族就会袭击我们大安。”

    草原异族一旦遭灾,食物匮乏,就会将炎黄人当作他们的粮仓,若是遭遇到的抵抗力量强大,他们会选择抢一笔就走,然后不断扰边。

    若是发现炎黄人的抵抗力量不足,就会势如破竹得攻入更多城镇,抢掠更多财物。

    像这样接连遭遇两个季度的灾害,使得草原物资严重匮乏,会让那些草原异族会更加不惜代价的袭击大安,竭力抢夺更多物资。

    因为对他们而言,他们抢的是自己与家人的活命机会,当然要更加凶猛。

    可是对于没了郭家老少两代战神镇守的西北边境而言,这次怕是要凶多吉少。

    柳明月迅速意识到皇上来跟她说这些的原因,“皇上的意思是?”

    徐庆业显然是在经过深思熟虑,已下定决心后,才来找她说这件事。

    “朕计划要御驾亲征,年后就动身出发。”

    皇上这是打着化被动为主动的主意,在明知此战势在必行的情况下,柳明月也支持这个决定,但是对于皇上御驾亲征一事,她就不那么赞成了。

    “陛下,臣妾虽在后宫,也曾听说朝堂在近期发生的变动,您在这种形势下亲征西北,朝廷这边该当如何?顺国公也是经验丰富的老将,您何不调他过去坐镇?”

    虽然柳明月也知道,在以郭家军为主导的西北边防,调别的大将过去,可能适得其反,但是自昌国公父子与一众精兵强将战亡后,郭家军至今还没恢复元气,也没选出可以扛起郭家军大旗的新一任大将军。

    在当前的这种形势下,皇上亲自去西北坐镇,的确是最好的办法,毕竟有了郭锦秋这位太子妃,和收养在宫中的郭锦昭在,郭家军与皇上之间,也算是有了香火情。

    更何况,皇上本人也是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将,不容易产生外行领导内行的天然排斥感,更容易被西北军所接纳,这是其他大将都不具备的优势。

    “此战只许胜不许败,交给其他任何人,都不如朕亲自去,更让朕放心。”

    皇上不好说的是,郭家能抗鼎的大将出现断层,郭家军在西北军中的威望正处低谷,对他而言,是个非常难得的机会,他正好可以借助这次的大战,扩大自己这个皇帝在西北区域的声威。

    不过即便他不说,柳明月也能猜到他打的盘算,只是她一个皇后,实在不需要在皇帝面前表现得太过精明,尤其是在与政治相关的一切事情上。

    “您去了西北,后宫方面,您不用担心,臣妾一定能照管好,只是前朝……太子还不能服众,该如何是好?”

    看着皇后满脸的犹豫,皇上直接说出自己再三考量后的决定。

    “后宫的事,朕不担心,至于前朝,太子确实还挑不起这副担子,所以朕想让你代为理政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话,柳明月着实有被惊到,心中的震惊和不敢置信,也直接反应在她的脸上。

    “皇上,您可要三思了,臣妾一介妇道人家,如何懂得前朝的事儿?要是误了国家大事,臣妾如何承担得起这个罪过啊。”

    听到皇后这么说,皇上反倒更加坚定决心,在这件直接关系到皇权的事情上,他连太子都不放心,唯有暂将玉玺交给皇后,他才感到没有后顾之忧。

    “经过这段时间的整顿,朝堂上的那些人都老实了不少,他们若敢眼睁睁的看着你出错,等朕回来,肯定要找他们算帐,你且放心,他们不敢。”

    柳明月在听到他的提议后,就已猜到他的心思,面对皇上那充满肯定的目光,她知道自己再推辞下去,怕是会适得其反,惹人反感。

    “臣妾遵旨!”

    果然,看到她干脆利落得应下,皇上满意的点头。

    “皇后不用担心,朕之所以提前与你提起此事,为的就是方便你能提前做些准备,先随朕熟悉前朝的人和事务。”

    【作者有话说】

    感谢在2024-08-12 20:36:01~2024-08-13 18:26:2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~

    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:云影幽5瓶;暖融融1瓶;

    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    40

    第40章

    防备

    柳明月早就发现,只要能号准皇上的脉博,以相应的态度应对,就能尽量获得对方信任和支持,尤其是在她有着原本嫡妻这一身份加持的情况下。

    可是再怎么样,她都没有想到,皇上竟然做出要御驾亲征的决定后,选择让她出面代理朝政。

    这种信任程度,着实让柳明月深感意外和震惊,是她所万万没有想到的。

    柳明月知道,在时下人看来,不管是已年满十六岁的太子,还是早已成年成家的两个皇子,都可以是名正言顺的代理朝政或是监政人选,她一女流之辈,绝对不该出现在前朝牝鸡司晨。

    却没料到,对太子这个亲生儿子尚存防备之心,不愿让其过早接触大权的皇上,竟然选择相信她这个皇后。

    而柳明月在此前的最大野心,也不过是想背着皇上多赚点私房,再顺便收卖和培养一些真正忠于她的人手,以备将来的不时之需而已。

    毕竟她很清楚,在绝对的权力之下,此一时彼一时,各种变故都有可能在未来随时出现,她当然要提前做些布局,好在关键时刻用来自保。

    如今看来,可能是因她的表现,在皇上那里获得的评价超乎预料的高,才会出现这样令人意外的安排。

    事实也正是如此,在皇上看来,他对结发二十年的妻子,有着足够的了解,确定她是一位有魄力,还有勇有谋,却又深受礼规影响,对权力没什么野心,以夫为天的女子。

    所以他坚信,在这个世界上,只有皇后才是唯一能让他安心交付后背的人。

    他御驾亲征西北,除了需要一个能让他放心的人,帮他坐镇前朝、代理朝政,这个人还需负责在后方为他做好后勤保障。

    皇后能在无数眼线的盯稍下,将之前在御林卫训练卫训练的那批人悄然送走,然后彻底消失在人海。

    还能瞒着朝野上下的无数眼睛,安排好数千人规模的海上作战队的后勤保障,足以表明她有为他安排好后勤的能力。

    夫妻商定好,或者说是皇上单方面做出决定,通知过柳明月后,她就开启需要凌晨起床,去屏风后听政,下朝后,又旁观皇上接见大臣,学习如何批阅奏折的生活。

    即便是在随后的过年封印期间,皇上也抓紧时间忙着给她介绍那些关键位置上的大臣,以及各地封疆大吏的信息,以及他对那些人的态度,遇上某类事件的处理原则等。

    因关系重大,影响也很大,知道这件事情的人不多,连太子都没发现,看到皇上与皇后常在私下相处,只留何忠在跟前侍候,还以为他们又在探讨如何背着前朝悄悄赚钱的事。

    直到上元节过后,皇上突然当朝宣布,他计划要巡视西北边防,顿时在朝堂上引起轩然大波。

    还没等群臣从这个消息中的反应过来,皇上又在随后宣布,在他巡视边防期间,由皇后临朝代理朝政。

    接连两记重拳,将朝臣们砸得晕头转向,有大臣赶紧出声劝谏。

    “启奏陛下,西北方向此刻正处天寒地冻之际,您实在不易在此时前往,皇后虽素有贤名,但她毕竟是后宫妇人,由她代理朝政,恐难服众,还请陛下收回成命。”

    京城距离西北路途遥远,皇上想要达成化被动为主动的目的,肯定要尽早出发,才能赶得上,晚了只能仓促应战,那样的结果,当然不是他想要的。

    “自前昌国公和威武将军战亡后,朕对西北防务一直放心不下,还是亲自去看一趟,这心里才踏实,诸位不必再劝。”

    皇上的目光扫过朝堂上的一些重臣,随后便接着道。

    “尔等皆是朕的肱骨之臣,朕相信,有尔等在京中全心辅助皇后理政,朕将无后顾之忧。”

    听得出皇上这是主意已定,如今公开此事,不过是通知一下他们而已,他们只能放弃劝阻皇上的西北之行,将重点放在另一件事情上。

    “陛下为边关防务,决定前往西北,臣等固然不便阻挠,但是由皇后代理朝政一事,还请皇上三思,臣以为,太子已近弱冠之龄,由他监政,比让皇后临朝,更加名正言顺。”

    正因这事太过名正言顺,他才担心交到太子手上的权利,不便收回来,皇后就不同了,只需看这些大臣的反感和抗议,就知道,只有交给皇后,才能更方便他顺利收回来。

    所以皇上语气坚定得回道,“太子年少,经历的事情也少,所思所想难免太过片面,难以担此重任,朕与皇后结发二十载,对她知之甚深,相信她定能不负朕的期望,在朕离京期间,与众卿一起打理好朝政。”

    要知道,他自己满打满算,也才当了不到六年的皇帝,还不敢说已在朝野上下树立起绝对的权威。

    若朝堂上的这些人精觉得太子年少天真,好掌控,起了让太子取而代之的心,等到他回来后,这朝堂上还能有他的位置吗?

    至于太子是皇后的亲生儿子,他们母子会不会联起手来夺他的权的事,皇上从没担心过。

    因为他很清楚皇后是个既守礼规,还很重视百姓民生的贤后。

    在明知太子能力不足的情况下,皇后不仅不会帮太子夺权,还会主动压着太子,让他多在基层增长见识和历练,而不是让他小小年龄就承担重任,从而误人误己。

    这也正是皇上最认可皇后的地方,过去的她太宠溺孩子,结果将两个孩子都娇宠得有些不懂事,让他很看不惯。

    从最近这两三年的情况看,皇后显然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,二公主已出嫁,又离得远,也就不说了,她后来对太子的管教态度和方式,皇上都有看在眼里,十分支持。

    除了一些还没看清形势,坚持认为女子不该抛头露面,更不该涉政的人外,那些精明的,哪怕嘴上也在劝,心中却都清楚,皇上这是下定决心了。

    这分明是宁愿将皇后一介女流推到前朝,也不愿给他们这些人留下可趁之机。

    是的,真正精明的极少数人,都已看出来,皇上坚持要让皇后临朝,看似防着太子,实则是防着他们这些大*臣。

    至于一直低调得深居后宫,没听说她有过任何涉前朝言行的皇后,早在某些大臣心中挂了号。

    她在遭到前朝各种弹劾时,什么都不需要做,自有皇上替她挡下,还在事后将主导弹劾她的人,给清理掉大半。

    如今更是悄无声息的拿到代理朝政权,皇上现在是毫不掩饰的当众表态,他对皇后,比对亲生儿子更信重。

    这么有心机有手段,善于拢络人心,还能做到不显山不露水,很能隐忍的女子,谁敢小觑?

    下朝后,有些不甘心,或是想要借机彰显自己的人,都围在崔立言和新任右丞相何晋英的周围。

    “崔公,对于皇后将要代理朝政一事,您怎能不说话呢?”

    “崔公、何公,您二位一定要代吾等出面劝谏皇上才行,太子临朝观政,已有两年多,已熟知朝堂政务,让他代理朝政,也比什么都不知道的皇后强啊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,让太子代理朝政,也比皇后强。”

    崔丞相对众人拱手道,“陛下会做出这个决定,自有陛下的考量,某等身为臣子,遵旨行事,忠于职守,不负陛下所托,方是为臣之道。”

    崔丞相素以精明狡滑著称,但他身居高位,又将这番话说得大义凛然,众人无言以对,只好将目光都投向何晋英这位新丞相。

    何晋英是位在儒林颇负盛名的人物,近三十年前的状元出身,在前朝末期为官数载,因仗义直言而遭贬谪,愤而辞官归隐,在士林享有崇高声望。

    皇上请他出山,还许以高位,为的是能尽快平息清除林致远等人,所引起的朝局动荡,效果也确实很喜人。

    眼看崔丞相不惧遭人垢病,已敷衍了过去,压力都被转移到自己身上,何丞相也拱拱手道。

    “诸位,依老夫之见,不管陛下是让皇后,还是太子代理朝政,都不过是他们一家人的事儿,正如崔公所言,咱们做臣子,有什么想法,劝劝也就是了,实在没资格替陛下拿主意,干涉陛下的家事。”

    话音落下,察觉到崔丞相看向他的眼神,何丞相风度翩翩的向其拱手示意,就告辞离开。

    仿若无意间的眼神交汇之际,都能看出彼此的心思。

    崔立言知道何晋英打着既不想出头,又不愿让皇后代理朝政一事成真,便串掇在场这些人出头的主意。

    何晋英知道崔立言已看出他的心思,但他不在乎。

    毕竟他的这番话,说得滴水漏,听起来与崔立言的话,表达的似乎是同一个意思,不管这件事情的后续如何发展,都牵连不到他身上。

    有那心思灵巧的,在听到何丞相的话后,顿觉恍然大悟,涉及到皇帝、皇后、太子,看上去确实像是人家的家事,可是皇帝无家事。

    他们这些大臣不方便干涉皇帝的家事,宗室皇族成员有资格过问吧。

    哪个家族的人,愿意看到外姓的媳妇代夫执掌大权?

    当那些人开始考虑,要找哪位有份量的宗室成员出面,才有可能说动皇上改变主意时,才发现一个经常被人忽视的现实。

    原来当今登基后,只对过逝的长辈加以隆重的追封,至于那些还活着的徐氏族人,总共只有少得可怜的数人获封,获封的还是空有虚名的爵位,品级也较低。

    【作者有话说】

    感谢在2024-08-13 18:26:21~2024-08-13 22:38:2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~

    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:花开香满天5瓶;

    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